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通知公告

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更新研究专项)申报开始啦

作者: 来自: 时间:2025-04-21 16:20:00

各区(市)社科联、住建局,枣庄高新区国土住建局、党群工作部,市直各部门(单位),各人民团体,各高校,有关企业:

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是市委赋予枣庄市社科联的一项重要职能。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更新的部署安排,为充分发挥全市社科智库作用,进一步以工匠精神推进枣庄城市更新发展,市社科联、市住建局现面向全市开展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更新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聚焦“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工作安排,以“弘扬鲁班文化,传承工匠精神”为宗旨,以城市更新发展为主题,开展兼具战略性、前瞻性以及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二、申报要求

申报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要聚焦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更新发展的实际问题,立足枣庄、研究枣庄、服务枣庄、发展枣庄,侧重于对鲁班文化的赓续传承、城市更新、建筑业转型升级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服务改革发展,坚持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并重,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突出课题研究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和专业性。

三、选题方向 

1.开展枣庄特色城市更新的研究。深入挖掘鲁班文化中蕴含的“因地制宜、巧夺天工”的营造智慧,坚守城市更新加强历史文化传承等底线工作要求,挖掘我市老旧城区的文化内涵,探索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的治理路径,探寻城市防洪排涝、居住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有效方法。探索既满足当代居民生活需求又保留城市记忆的城市更新创新建设模式,为打造活力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促进城市文明传承与发展提供具体实践路径。

2.开展“好房子”建设方面的研究。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绿色健康、智慧科技、全龄友好等发展理念,探索鲁班文化与“好房子”建设理念形成深层次的文化共振与技术耦合,探索建立为中国式现代化居住空间提供兼具历史厚度与未来指向的研究框架。围绕“质量优良、安全耐久,功能优化、便利宜居”等特点,开展“好房子”建设研究,着力深化住房供给侧改革,打造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3.开展鲁班文化与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互动研究。分析鲁班文化中“创新求变”“精益求精”等精神特质,探索其与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目标的融合发展路径,推动BIM技术、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围绕社会关注的居住体验痛感难题,以工匠精神赋能项目建造,打造群众满意的造精品工程,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4.开展鲁班文化赋能建筑材料发展路径的研究。鲁班文化融合了技艺传承、工具发明、生态理念及文化价值赋能等多重维度,对建筑材料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鲁班发明的榫卯技术被用于现代装配式建筑材料的研发,鲁班文化倡导的“自然和谐”理念推动无毒建材研发,企业以鲁班“极致匠心”为标杆,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通过对鲁班文化赋能建筑材料发展路径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明晰鲁班文化对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应用的深刻意义,力求探索融合鲁班文化推动建筑材料不断向可持续化、高品质化方向演进的发展路径‌。

5.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通过深挖鲁班文化中的生态价值,开展相关研究、探索与实践,积极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细分领域中“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市政管理”“城市环卫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等内容,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研究、高效管理和制度安排,践行“美丽中国”执政理念的措施和路径。

申请人可根据以上选题方向自行设计具体题目进行申报,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从其他方向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四、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1.课题申报。在枣庄工作或居住的社科工作者均可申报。课题申报人即课题负责人,应以课题组的形式申报课题,且课题组成员(含课题负责人)不得少于3人或超过5人。课题组成员(含课题负责人)中原则上至少有1名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

课题研究确需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需经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具函同意后方可参与课题研究。申报人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如实填写项目申报材料,不得将相同或相近研究内容重复申报社科项目。

作为课题组负责人,只能申报1项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所有课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项目不得超过2项,违反的不予受理或受理后一经发现取消立项资格。承担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24年省社科规划课题、2024年省市社科联研究课题未按时申报结项的,不能申报2025年度课题。

2.申报流程。课题负责人填写《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更新专项)申请书》(附件1),由所在单位盖章,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核,经区(市)住建局、社科联同意后,由区(市)住建局统一报送枣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高校、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统一组织本系统、本单位课题申报,申报材料统一报送枣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不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

3.课题立项。枣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初审汇总后,会同枣庄市社科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正式立项,签订《课题立项协议书》。本年度研究课题拟立项15项左右。

4.课题调研。立项的课题组需开展“千名社科专家大调研”活动,结合课题实际制定调研方案、组织实地调研。调研情况作为结项佐证材料。

5.课题管理。凡在课题申报工作中弄虚作假者,同一课题连续多年重复申报或交叉申报的,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当年及今后两年申报全市社科联系统各类课题的资格,并向课题申请人推荐单位和当地纪检、人社部门通报。变更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调整课题研究内容、改变成果形式等事项,需于期检查前向市社科联提交书面申请,否则不予结项。

6.课题结项。课题研究时间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课题结项标准和要求请参照(附件4)。课题成果形式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给予结项,发放结项证书。

五、课题定位与资金支持

1.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开展,为市厅级课题。本课题成果,可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员的调研成果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聘所需业绩成果。

2.为更好发挥“社科添智赋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品牌作用,积极咨政谏言,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和助手,市社科联将根据课题研究方向、研究质量,择优给予一定资金资助。资助采取先期资助和后期资助两种方式。列入先期资助课题,给予不低于2000元资金资助。课题完成后,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形式,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获肯定性批示,视课题成果转化情况,给予不低于5000元资金资助。

3.课题立项人所在单位,应积极采用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投入方式,为课题研究开展给予支持保障。

六、申报时间和申报材料

1.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5月9日,逾期不再受理。

2.申报材料下载:请登枣庄社科网(http://www.zzskw.cn/)下载《2025年度枣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更新专项)申请书》。

3.申报材料报送:包括《课题申请书》(附件1,纸质版一式三份、中缝装订)、《课题论证活页》(附件2,纸质版一式三份、中缝装订、须匿名)、《课题申报统计表》(附件3,一份、推荐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请按时将以上材料报枣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地址:枣庄市光明大道3909号,市住建局612房间),电子版(标注:姓名+单位+专项)报送至邮箱:jzscygcjgk_zzzj@zz.shandong.cn。

联系人:

冯志业(市住建局),联系电话:8665589

单  冰(市社科联),联系电话:5759762

4.课题立项查询:请课题申报人及时关注“枣庄社科界”微信公众号查询课题立项信息。



枣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枣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4月18日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