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和农房建设工作简报第5期(总第5期)

作者:cunzhenke 来自: 时间:2012-10-18 00:00:00

 

 

编者按为迅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示范镇建设工作。10月13日上午,市政府在滕州市西岗镇召开了全市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现场会。会上,西岗、古邵、滨湖、税郭、北庄等5个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做了典型发言,总结了工作,交流了做法,谈了下步打算。现将各镇会议发言材料予以刊发,供交流借鉴:

 

西岗镇在全市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今年以来,西岗镇紧紧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纵深推进三大战役,率先实现城市转型”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牢牢把握新型城镇化引领、全域城镇化发展这一主线,抢抓被列入全省示范镇的重大机遇,立足打造“滕州副中心城市”,大力实施“一城一园一港”战略,积极推进“镇村一体、产城互动、港园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8.6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8亿元,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可突破5亿元大关。

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城镇发展布局

我们把规划作为建设的龙头、发展的指南,坚持适度超前,以小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城镇。今年投资580万元,委托甲级资质的济南规划设计研究院,修订完善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年内将实现建成区控详规全覆盖,在全镇形成 “一座中心城、五大组团社区”的居住布局,在镇驻地明确行政、文教、居住、商贸、休闲、工业的六大功能分区。同时,注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专项规划,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正在编制苯制品园区产业规划;委托青岛中诚国际海洋工程勘察设计公司,正在编制铁水联运港口产业规划,力争年内规划全部完成,待各级批复后,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以科学的规划推动产业的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二、坚持产业支撑,壮大城镇经济实力

围绕“一城一园一港”产业布局,提速发展城镇商贸服务业,培植壮大煤化工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努力打造鲁西南工业强镇、商贸重镇。一是做活商贸流通业依托城镇建设,拉动商贸流通业大发展,建设了投资2.8亿元的商业步行街,运营后新增工商户400余户,带动就业1000余人;近期还将启动建设投资2亿元的两座商贸城,打造“一条步行街、两座商贸城”的商业中心区、市场龙头板块。二是做强新型工业高标准规划建设9.7平方公里的煤化工苯制品工业园,正申报争取省级特色园区。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依托落户园区的韩国SK、沙钢、马钢、国投、山能等大企业集团,培育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煤化工“百亿航母、五十亿龙头、十亿骨干、亿元群体”四大板块,盛隆公司年内可实现产值70亿元,明年可率先实现打造“百亿级航母企业”的目标。三是做大港航物流业大力发展港运经济,正在积极推进投资7.5亿元、年吞吐量1200万吨的铁水联运内陆港口项目,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的临港物流园区,努力打造集交易、配送、展览、仓储、流通加工于一体的百亿综合性物流基地。四是做优特色农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依托全国首家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今年新流转土地5000亩,有4个村实现了整建制流转;目前全镇累计流转土地3.0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7%。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全镇形成了“高效粮食、大棚蔬菜、肉牛养殖、水产养殖”四大特色农业,实现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坚持扩容提质,提升城镇规模品位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加快城镇提档升级,作美做靓城镇品牌。一是扩张城镇规模。把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了总投资21亿元的中心城社区—香舍里花园,建成和在建4个村居60万平方米,首批1096户居民顺利回迁上房。力争三年内完成19个村居的搬迁安置,新增城镇人口2.6万人,腾出3000亩土地用于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了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清泉嘉苑社区项目,近期380户居民将回迁上房。二是完善设施配套。今年以来累计投资7000万元,全面提升了路、水、电、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六大基础设施。借助农村公路网化工程,重点推进了镇驻地“一纵一横”主干道路、北环路和两条苯制品园区主干道路建设,拉开了城镇“四纵六横一环”的路网框架。依托滕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25个村居率先接通了城市大管网自来水,两年内可实现村村通城市自来水。采取BOT方式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镇财政投资600万元铺设了5公里排污管道,五年内将完成投资2520万元的21公里管网铺设,实现城镇和企业生产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同时,为中心城社区接通了管道煤气、架设了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实现了社区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完全配套。三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积极引进城市管理办法,成立了城管、环卫、绿化、社区“四位一体”的管理机构,实施了城管人员划片分区责任机制,建立了城镇保洁、绿化管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保持了城镇整洁优美的良好形象

四、坚持民生为本,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牢固树立民生城建的理念,围绕满足群众集中居住的教育、医疗、服务、养老需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3000万元,正在高标准建设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清泉小学及幼儿园等5个校舍提升工程,建成后可合并7所中小学、10所幼儿园,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二是强化便民服务。投资1000万元,正在建设一处综合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设立16个镇直部门服务窗口,为群众和客商提供社保办理、户籍管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一站式”高效优质服务;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视频网络监控中心,对全镇700余个电子监控探头全部联网,率先打造数字化社会治安动态监控平台。三是统筹发展各项事业。明年初,还将投资2000万元,整体迁建镇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性医院,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投资500万元,新建一处设施一流的敬老服务中心,满足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社会化养老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领会这次现场会议和市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镇街的先进经验,全面落实示范镇建设的各项任务,创新理念,提升标杆,大胆实践,争先进位,力争到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突破1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万元,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继续保持全省十强领军镇位次,努力尽早跨入全国百强镇行列,为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幸福新枣庄做出应有贡献! 

 

古邵镇在全市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

 

    古邵镇是一个以沿运为特色、以临港工贸为主导的生态宜居城镇,总面积139.1平方公里,辖66个行政村,人口7.1万人。2011年全镇GDP23亿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生态镇、全国吨良田示范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被市政府列为“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以来,坚持“小城镇、大战略”,高点定位,规划引领,迅速行动,全面推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高起点规划建设构筑新型城镇发展格局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召开镇党政成员联席会、全镇党员干部大会,认真学习省市区三级领导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讲话精神,以及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培训班内容,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理清思路,确立目标。2012-2015年,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四年一体化”的目标,加快小城镇和内河港口及临港工贸园区建设,尽快形成城镇与港区连接紧密、融合发展的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镇GDP达到66亿元,年均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超过亿元,年均增长35%;农民纯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增长25%。

(二)科学规划,彰显特色。按照“临港工贸生态宜居”的城镇定位,聘请省城规划设计院、浙江大学等设计单位,投资300余万元,编制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及污水管网等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项目建设。一个月内次召开总体规划编制研讨会,督促设计单位连改三稿,规划镇域发展“一带二片三区”格局,即围绕沿运产业带,发展生态蔬菜、高效粮食2个农业片,规划建设煤炭深加工、城镇商贸、临港工贸3个产业区;规划镇区发展“一轴四区”布局,即在206国道西侧,从北向南依次建设城镇建设区、生态园林区、临港工贸区和古运荷乡湿地休闲旅游区,到2015新增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新建临港工贸区3平方公里。

    (三)加强基建,完善功能一是完善镇区基础设施。以路水电气为重点,全面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递次拉开“四纵五横”路网框架。投资500万元,完成规范化幼儿园建设投资600余万元,加宽镇驻地府后西路1500平方米;投资400万元,新建气化站1座,安装管道6000米。二是严格推进城镇管理制度引入城市管理理念,充实城管执法中队40人,解决镇域建筑和商业经营秩序问题;设立环卫所,建立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收集、集中处理长效机制解决镇区环境卫生和道路及绿化养护问题。

高标准建设园区,培植镇域经济支柱产业

(一)建设临港物流园区,培育特色工贸产业。坚持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发挥18.1公里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抓住国家、省加大内河港口建设扶持力度的机遇,高标准规划建设“一体两翼”临港物流园区,东部港区新上投资1.6亿元凯博港口、投资8000万元润丰港二期项目2个;着力发展西部内河临港工贸园区,加大基础投资力度,达到“八通一平”,积极申报省级临港物流园或沿运仓储物流区,重点培育符合临港特色煤炭深加工、建材加工、石油化工工业项目和专业批发市场,每年引进建设过亿元项目2个以上。目前,新港的可研、环评已完成,洪评、水保等资料正在紧张编制中,力争年底上报省发改委立项利用2-3年时间,建成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的新港区和初具规模的工业区,为城镇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力。

(二)建设生态园林区发展现代旅游农业借助“古城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台韩公路两侧,建设生态园林、农业采摘园;在运河北岸,打造“水乡”特色,发展绿道经济、美食经济。目前,古运荷乡湿地公园初具规模,发展运河风情度假村、曹庄商务酒店等服务业项目2个,新上农业采摘园项目1个

 高品位建设社区,突破城镇发展瓶颈制约    

(一)全面铺开新型社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村并点、分步实施、配套建设”的思路,将全镇66个行政村规划为“一城六区”,分期分批次建设一个中心城、六个大社区。目前,投入1.3亿元,建成居民楼29栋。其中,刘汪社区搬迁。投资6000万元的福兴社区一期,完成招投标,已开工建设。

(二)突出城镇社区建设。变基础薄弱为发展优势,科学布局镇区空间,打造生态镇容镇貌。加快镇区旧村改造步伐,按照城市社区标准,着力把古西社区建成高档住宅小区。二期计划投入9000万元,实行政企合作,新建居民楼10栋,推进小城镇西部大社区、多个社区建设,推动镇村向镇区集中,争取3-4年时间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新城

    四、高效率破解难题,提升城镇发展标杆

    )破解发展用地难题。首先,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政策,整合搬迁村庄置换的土地指标。目前,古西、刘汪2个社区,可搬迁村庄6个腾置土地470多亩第二,用足示范镇建设扶持政策,将每年50亩的建设用地指标集中用于产业园区建设。第三,利用好土地修编政策,将土地资源向城镇、工贸园区集中。目前,新调整新港区一期预留建设用地600亩。

破解建设资金筹措难题计划4年筹资5亿元,加快城镇改造升级。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二是发挥省、市、区2000万元扶持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积极向金融组织贷款;三是积极用好土地增减挂钩制度进行融资;四是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金合理有序进入城镇发展和建设领域。

    (三)破解土地产权改革难题。创新土地流转新模式,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直接租赁搬迁村庄复垦的土地,凭借土地租赁权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发展土地流转整建制村10个以上同时,建立健全进城镇农民保障体系。实施以宅基地、农村房置换城镇社区楼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保的方式方法,提高镇区居民福利待遇,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聚集,实现镇区人口每年以30%的比例递增。

     五高速度推进工作,争当示范行动先行镇

     (一)强化执行力区委、区政府成立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镇党委、政府充实调整了示范镇建设推进工作组,下设城镇建设和临港工贸区建设两条线,抽调有关部门技术专业骨干专门靠上,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二)提高战斗力。做好人才储备,抓好教育培训。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纳入各级干部考核内容,实行专项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各级干部真抓、真干、真推

(三)激发内动力。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对污水处理、道路基建项目的争取、建设力度;加大对港口及临港工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加大投资6000万元的华威机械、投资1.6亿元的钢渣微粉、投资4亿元的再生能源等大项目的跟进力度,以此带动产业升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领导和同志们,我镇被市政府确定为省级示范镇,这是上级领导对我们的莫大支持和厚爱,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借鉴兄弟镇的先进经验做法,认真落实“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凝心聚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幸福新枣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