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总第106期)

作者:cunzhenke 来自: 时间:2012-02-24 00:00:00

(山亭专刊)

本期目录

★山亭区推广新模式 建设新农村

★城头镇以农房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编者按我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各区(市)严格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结合省市农房建设工作安排,按照“先易后难、镇村配合、上下联动”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房建设攻坚战。工作过程中,各区(市)、镇(街)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亮点纷呈。为总结三年农房建设工作经验,现将各区(市)、镇(街)在农房建设工作中的做法分期予以刊发,以供其他区(市)、镇(街)学习借鉴。

 

山亭区推广新模式 建设新农村

 

2009年以来,山亭区根据省、市有关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群众自愿、适度超前原则,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造福民众、关注民生、科学发展的“福祉工程”来抓,倾心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倾力提升农民幸福指数,逐步实现了“让山里人过上城里人生活”这一目标。截至2011年底,全区已开工农村集中连片建设改造项目71个,涉及142个村(居),完工1.6万户,在建1896户,投资14.93亿元;农房分散建设完工1.03万户,投资9.64亿元;农村危房改造完成9656户,投资5.93亿元。

在实施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之初,该区本着“自愿稳妥、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善于创新,形成了“四强四动”模式,在全省推广,被称为“山亭模式”。一是强镇带动。按照小城镇总体规划,对区位好、资源优、经济基础丰厚的山城、城头等镇(街),采取“农民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分散向社区集中”转变的“三集中”形式,吸引周边村庄连片向小城镇迁建,鼓励农民在镇驻地和园区申购住房,从事二三产业。二是强村推动。对村级集体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和经济强村,采取“村居主导型”模式进行旧村改造。按照农村新型社区标准,统一组织建设集中居住区,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将拟撤并村庄的农户吸引进来。三是强居拉动。加强城中村改造,灵活采取先拆后建或先建后拆的方式,拆迁腾空后的土地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实行招拍挂,公开出让土地,利用土地收益用来建设安置房和基础设施配套。坚持“自愿联合、联姻发展”原则,鼓励强村就近兼并弱村,集中规划建设公寓楼。四是强企联动。科学利用村庄资源,推动强企带动弱村发展。对弱小、偏远村,坚持以本村为主体、以有实力企业为依托,通过企业先期注资、村集体出面担保“村企联合”的方法,启动住宅楼建设,避免了企业投资风险,解决了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凫城乡坚持把社区建设与葡诚水泥等工业项目生活区打捆,对5个偏远的自然村实施搬迁合并,规划建设南山花苑,可安置群众1000多户。

该区在推进农房工作过程中,创新实施了把牢“项目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监管、居民住房分配”三个关键和“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问效”三个环节及职务检察与建设工作“检建共建”的“331”监管模式,扎实推进了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开展。在资金使用上,避免“多头”。借鉴农村信用联社的管理模式,从业务开展、现金支付、担保兑现三个方面全面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发挥。凫城乡由乡政府和信用联社联合,对125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直接深入基层市场。监理人员、城建办、分管领导、乡政府四级签字把关,根据工程建设、土地整理、收缴农户购房款“三个进度”确定给与资金支付指标。同时,开办工程贷款责任连体担保,即各承担工作任务的村,由村支书担当借款人,其他村两委成员、承建单位负责人作为第一、二担保人,按照银行贷款的模式申请贷款,有效发挥了资金支持农村住房建设的作用。在项目施工上,把好“关口”。该区大力推行“五老”(老族长、老战士、老教师、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监事会工作机制,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让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既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从源头上预防了贪污腐败现象滋生。店子镇实行“五老”人员自愿申请和村民大会选举相结合的方式,每村选拔7-9名“五老”人员作为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监事会成员。监事会具有列席住房建设重大决策会议、加强工程招投标、施工质量、建设进度日常监督等权利,并对应设立了3个监督小组,每个小组均有懂专业知识的监事参加,由组长牵头负责相应领域的监督工作。在农房分配上,操作“阳光”。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原则,采取摇号形式,以建设成本价统一分配新建住宅。城头镇对金城花苑小区276套住宅摸号分配过程中,实施全程式、无缝监督,充分体现了阳光操作和公开透明。摸号选房前,利用区电视台发布摸号选房信息,每天滚动播放;面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摸号选房过程中,邀请区纪委、区公证处、区工商局等部门有关人员及购房户代表共同参加,全程参与“摸号选房”,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选房后,在小区分房处进行为期4天的公开公示,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不出现任何纰漏。在全程监管上,把握“三个环节”,实现一个“共建”。该区牢牢把握“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问效”三个环节,通过大力开展“检建共建”活动,实施“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双优工程。一是事前预防。制定下发了管理细则,对农房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建立工程招投标和施工质量监管机制,对涉及农房建设的重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预防,使监督关口前移,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事中监督。坚持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日常监督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建立健全了纪检监察、建设、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农房资金分配、拨付、管理、使用等环节实行全程监管和审计,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项目实施进度、资金使用、投资规模、工程质量等情况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事后问效。建立项目建设工程验收机制,由纪检监察、建设、审计、财政等部门,共同进行现场定点、对号验收,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建立健全农房资金、质量监管追踪问效制度,对达不到目标要求的,界定责任,限期整改。 (山亭农房办)

 

城头镇以农房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山亭区城头镇是个紧临沂蒙山区的欠发达乡镇,自实施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以来,短短4年时间,一跃成为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市农村社区建设示范镇,并创下了中国豆制品第一镇和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两块“金”字招牌。置身城头镇,镇内一条条宽阔的街道、一片片整洁的新型社区和园区内一排排现代化厂房,加上来来往的车辆,堪比城市的繁华。

农村变社区,环境越变越好。该镇西城头村金城花苑社区,整齐矗立着20余栋五层楼房,社区服务中心里超市、诊所、图书室一应俱全,文体广场内各类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处处绿树红花、莺歌燕舞,传统印象里零散的村落已经被眼前崭新的形象所取代。实施农房建设工程以来,该镇各村正用日新月异的变化,谱写着一首“农村新社区”的优美赞歌。2007年以来,该镇围绕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新型城镇,实施了六大新型社区建设工程,全部位于镇驻地或城镇规划区,按照农房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要求建设,六大社区总规划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容纳6000户居民入住,其中千户社区3处。同时投资3000余万元,在各大社区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3个,学校2座,污水处理厂1处,建设商品房1.8万平方米,实施道路建设2.2万平方米,完成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铺设供排水管道6300米。为更好地服务居民,各小区组建了社区党支部,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宅基换厂房,经济越来越强。城头镇是全国最大的豆制品生产专业镇,豆制品加工业户最多时达到500余家,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地,随着“小老板”原始资本的积累和食品生产标准的推行,企业化、标准化成为该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解决标准化厂房需要的大量建设用地问题,该镇结合农房建设,制定出台了《以“宅基换厂房”试行办法》,一方面引导农民到城镇新型社区居住,另一方面对空置的老房屋、老宅基,鼓励有建厂需求的老板成片购置,交给镇村进行统一复垦成耕地,通过实施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置换出建设用地,优先为购买闲置宅基的老板提供用地指标。这一办法既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又满足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目前,该镇已拥有豆制品加工及设备制造企业285家,多家企业被认证为著名商标、绿色食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并出口到日本、俄罗斯、韩国、海地、缅甸等国际市场。“宅基换厂房”办法,实现了农村住房建设和产业发展双赢,更让城头成为全市民营经济“十朵金花”之首。

农民变工人,收入越来越高。随着该镇农房建设的加快推进,大量农民由村庄向城镇集中,土地耕种、生活保障成为到城镇居住农民的当务之急。对此,镇结合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成立8家土地合作社,鼓励引导这部分进城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采取规模种植、集约管理的方式进行经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收益,使他们能得到土地分红,部分居民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取双份收入。目前, 8家土地合作社吸纳社员2251户,入社土地8649.5亩。2010年,合作社共实现经营收入1785.52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该镇长巷村耕地紧靠月亮湾湿地,2010年该镇集中沿河土地成立了月亮湾农家乐旅游合作社,2100亩入社土地全部用来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吸纳该村富余劳动力120余人,有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进入城镇开办经营项目、自主创业的农民,镇政府给予三年减免税收的优惠,同时积极靠上帮扶,协调解决选址、贷款等难题。对于进入城镇的暂时未能自主就业的农民,由镇劳动保障部门优先安排到园区豆制品加工企业工作,并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入学入托、低保养老等各方面的政策待遇,其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个人承担部分减免缴纳,由镇财政予以补助。截至目前,已安置进城农民就业1200余人。进入城镇、住上社区的新农民,不种地,收入反而比原来更高了。       (城头镇政府)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