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现场观摩会滕州市级索镇经验交流材料

作者:cunzhenke 来自:村镇建设科 时间:2009-12-04 00:00:00

积极探索 创新发展

努力走出一条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子

滕州市级索镇党委、政府

领导和同志们:

级索镇位于滕州市西部,辖51个村,面积79.8平方公里,人口8.46万人。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把实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 大力推进农民新居建设工程,探索了通过宅基地置换实施新村建设、通过矿村联建实施矿区集中改造、通过市场化推进小城镇建设三种模式,共新建、改造农村住房1369户,建成面积16万㎡,在建面积5万㎡。其中小城镇区域性拆迁改造一期工程总投资2.2亿元,涉及面积280亩,完成拆迁495户、面积5.6万㎡,规划建设面积16.6万㎡,目前已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面积10.5万㎡。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把镇村一体化发展蓝图描绘好

聘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标准完成了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积极构建以小城镇为龙头、农村社区为骨干、新型村庄为基础的镇村一体化新格局,形成了“双轴、双心、九区”的城镇发展框架。结合城镇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科学编制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和农房集中建设改造详细规划。同时积极宣传规划法规、城镇总规及危房改造政策,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镇村建设的共识。全镇计划利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镇驻地旧村改造任务,使城镇规划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建成区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人以上。按照规划,先后完成了北平行、龙腾路等10条城镇主次干道拓宽,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城镇大路网格局。

二、坚持让利于民,切实调动群众参与城镇建设的积极性

拆迁是城市建设的一大难点,在农村实施小城镇区域性拆迁建设更是开创性的工作。级索村作为镇驻地村,共有1906户、6696人,村庄大、人口多、基础薄弱,拆迁难度大。在拆迁安置中,我们始终把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提高群众居住和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后组织镇村干部、拆迁户代表赴华西、张家港、济宁汶上、泰安宁阳等地参观学习8次,发放《致广大拆迁区域村民的一封信》、《致级索籍在外老乡的一封信》、《致广大拆迁区域村民的承诺书》等3660份,召开拆迁专题会议220余次,实现了入户率、群众见面率、争取群众理解率、群众支持率“四个百分之百”二是强化政策激励。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多方面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了“拆一还一”、“两奖两补”、成本优惠价上房等7项惠民利民政策,平均每户仅需投入2万元即可住上新房,确保了群众搬得起、走得动、安得下。三是坚持阳光操作建立健全了拆迁改造公开与听证制度,对房屋丈量、补偿数额等情况,均向社会公开,切实保障了被拆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由于政策到位,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面完成拆迁任务,实现了零信访、零投诉和零事故的和谐拆迁目标。

三、坚持市场化运作,有效破解城镇建设资金难题

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对此,我们坚持用市场化手段破解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按照以地生财、聚财建、滚动发展的思路,做足做活土地文章。一是盘活土地存量。通过引导群众选择多层楼房,促进人口集聚、土地节约集约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小城镇一期拆迁改造区域涉及280亩,通过集约利用,拿出180亩用于回迁房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共盘活土地100亩。二是实行以地生财。对集约出来的100亩土地,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将土地国有化后再进行商业开发,盘活的资金全部用于居民回迁安置补偿及小城镇基础配套建设。全镇共规划建设商住房12万㎡,其中回迁7万,对外销售5万;开发商贸房4.6万㎡。通过销售商住和商贸房,完全可以弥补拆迁成本及基础配套投入,并略有收益,实现了政府少投入或零投入建设小城镇,创造了城镇化发展的“级索模式”。

四、坚持精细化管理,打造城镇建设精品工程

严格规划管理,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高标准实施城镇道路、公园绿地、广场及自来水厂、液化气站等基础配套建设,投资1200万元的同济大街建成通车,完成主干管网铺设2.5公里,实现了“九线下地”。规范工程立项、招投标等工作程序,落实建设监理、竣工验收等制度,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村民代表对工程实施全程监督,形成了完善的监管体系,切实提高了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按照“平、明、绿、美、净、齐”精细化管理要求,成立了园林管理所、环卫所、规划所、行政执法分局等队伍,从机制和人员上保证了城镇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领导和同志们,加速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和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将严格按照会议的部署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抢抓新一轮城建设机遇,不断优化农民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