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动态

薛城区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

作者:xuecheng 来自:薛城区建设局 时间:2010-07-22 00:00:00

 

近年来,薛城区认真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要求,以建设鲁南门户城市为目标,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城乡环卫工作机制,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健全机制,积极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网络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把镇街驻地环卫机构建设作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主要载体,依托各镇街建委(建房管理办公室),设立镇级环卫管理办公室,拿出专项资金,成立专门环卫保洁队伍,全面加强镇驻地街道、市场及居民小区的卫生清扫保洁管理,进一步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全区61个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环卫管理机构,陶庄、邹坞、张范等镇还在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居设立了环卫站,并配备多名专(兼)职环卫管理人员,分级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卫保洁管理工作。全区基本形成了区、镇为主,村级参与的城乡环卫管理工作网络,全区环卫从业人员达500余人。

精心规划,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认真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和省、市关于加快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要求,紧密结合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文明生态村创建、道路沿线村庄结合整治工作开展,在城市总体规划、镇驻地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城乡,兼顾城镇供水、供电、道路建设、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委托省、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先后完成了薛城区环卫专业规划修订、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及区域体系规划。同时,紧紧抓住京沪高铁、枣临铁路、枣临高速等工程建设的机遇,对道路穿越村庄、沿线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对陶庄、沙沟、张范等镇旅游道路沿线村庄实施金镶边工程和古韵汉风改造工程,同步进行绿化、环卫设施配套,着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近年来,全区已完成镇驻地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5个(常庄、临城办事处为城市规划区),先后完成各类村庄建设改造规划70余项,全区村镇规划覆盖率达70%以上。

加大投入,加快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环卫网络。在设立执法分队基础上,镇上聘用20名环卫人员,各村、社区分别组建8-10人组成的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共有近200人的保洁队伍。尤其是甘霖村,组建20名保洁队员,购置2部垃圾车每日早晚两次进行村内路面保洁,垃圾池内垃圾实行不定期清理,随有随清,转运到村中闲置坑塘,并采取熟土深埋的方式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二是加大城市环卫设施投入。城区内投资120余万元,新购置洗路车1台、垃圾压缩车1台、摆臂车2辆。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创建,投资150万元,新建公厕3座,地下垃圾台4座,购置移动式环保公厕2座,在城区主次干道两侧摆放新型果皮箱、垃圾箱260个。投资200余万元,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座,确保了城市生活垃圾正常外运处理。同时,对原东仓垃圾填埋场、金河大粪场进行了覆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环境。镇、村共投入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资金160余万元,购置垃圾清理专用车18,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62座,砌垃圾池176个,其中大甘霖村建设垃圾池26个,建成了张范东村老水泥厂垃圾中转站1处。除此之外,各村还分别配备大扫帚10把,小笤帚20把、手推车1辆。三是加强镇村环卫设施建设。在积极探索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我区加大了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力度,着力解决城乡结合部垃圾绕城问题。先后投资2.7亿元,拆迁城中村3个、1240户,新建安置小区3个、15万平方米,新建公厕、垃圾台3座。陶庄镇结合工矿棚户区改造,正在实施驻地环卫设施升级换代,其它相关镇也认真按照规划有序进行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定点等工作,全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步伐逐步加快。

加强管理,建立环卫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过程中,注重做好结合文章,把该项工作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园林城市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相结合,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狠抓长效管理责任落实,切实加强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一是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突出重点、行业指导的原则,依据城市管理职责分工,对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严格实行五定(定人、定岗、定时、定量、定责)措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认真兑现奖惩,力促城市环境卫生质量的不断提升。二是严格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检查考核。按照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以全市城市管理上水平竞赛活动为契机,结合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区里先后制订出台了《薛城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薛城区爱国卫生月活动实施方案》和《薛城区旅游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工作重点、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具体措施及工作要求、考核标准等内容,将镇、街的环卫工作纳入到区里对镇、街领导的绩效考核。同时建立了月度检查考核、通报制度,定期将月度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加大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力度,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城乡环境卫生的工作格局。

(殷宪江 张皓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