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 建设为民】枣庄住建这十年(三)——城市建设“展”新颜
【编者按】十年来,枣庄市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城市建设短板,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品质,扎实推进城市道路和海绵城市建设。这十年,枣庄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提高10%,城市道路长度增加32%,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85.85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38.8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光明大道:连接东西城区的主要通道
市中区东湖公园
精准施策,不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十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逐步构建了“外通内联、四通八达、安全便捷”的城市路网体系。从2012年到2021年,枣庄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由23.7平方米提高到约26平方米,城市道路长度由1624公里提高到2148公里。从跨越三区的榴园大道工程、市中区青檀南路、薛城区城南路网建设,到峄城区福兴东路、台儿庄区台中路、滕州振兴路贯通工程,再到万众瞩目的另一条跨越三区的城市快速路世纪大道建成通车,各城区路网布局更加合理、交通联系更加紧密。
靶向用力,全面提升城市道路建设品质。近年来,枣庄市在推进城市环境整治的同时,从完善基础设施着手,同步配齐城市道路设施“家具”,完善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化带提升改造、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通过不断提高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十年来,累计投资约140亿元建成市中区中兴大道、薛城区城南路网建设、滕州高铁新区呈祥大道等一大批城市道路。
台儿庄区兴中桥
抢抓机遇,逐步探寻城市绿色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契机,转变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加快城市转型、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主要抓手,逐步推动城市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探寻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近年来,我市建设了一批水系治理、河道整治等生态环境优化提升项目,如市中区东沙河、西沙河治理工程、薛城区龙潭公园提升工程、台儿庄城区湿地建设工程、滕州高铁新区海绵工程等。“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改造硬质河岸81.5公里,河道整治工程初见成效,区域内雨水蓄调及污染防治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斑块、生态廊道、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滕州市北辛植物园
开源节流,扎实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将雨水综合利用理念贯穿新建和改建项目始终,对我市新建的住宅小区、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场馆以及商业综合体等5大类项目,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因地制宜推广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等海绵城市设施建设,在消纳自身雨水径流的同时,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通过回收利用雨水实现室外绿化浇灌,不仅提高了区域内涝防治能力,也促进了雨水的有效利用。
枣庄市文体中心
枣庄市体育中心屋顶花园
十年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这十年,是我市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的十年,也是我市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的十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承载着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道路犹正如城市的“血脉”,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如今的枣庄已然成为耸立在鲁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时期。展望未来,枣庄需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努力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美好家园,让城市建设更好地惠及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局城建科)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