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中央及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丨台儿庄区:运河古城的时代答卷
台儿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立足“运河古城”“抗战名城”的独特禀赋,聚焦以人为本、规划引领、功能完善、治理精细,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等举措,将中央及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奋力书写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守护千年文脉,打造“活态传承”的历史文化名城样板
台儿庄古城,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始终将古城保护利用置于核心位置,走出了一条“保护优先、有机更新、活态传承”的特色之路。
精管严控,延续古城肌理: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严格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原则,持续强化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机制。针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包括袁家大院、胡家大院、李氏故居和涛沟桥等四处代表性遗址,实施了细致的规划与维护措施,严格落实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审批与监管,严禁擅自拆除、损毁、改变原有风貌或使用性质等行为。确保历史文化街区内建设活动审批规范、监管严密,历史建筑本体结构整体稳定,日常维护良好,古城肌理得以完整保存,有力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城景融合,拓展保护维度:实施古城缓冲区风貌管控,整治提升周边街区环境,确保新旧建筑和谐共生,同步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运河风光带,实现古城保护从“点”到“面”的升华。其中,台儿庄区渔灯巷文旅街区项目获评山东省第二批城市更新创新案例。源自明代兴起有500余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渔灯节”,以运河渔灯文化为主题,通过环城河与台儿庄古城隔河相望,注重挖掘自身特色,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印记。以千年运河渔灯文化为引领,融合夜景游乐、演艺美食、高端酒店、民宿聚集群等多种业态打造特色文旅街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20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目前已获得省级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荣誉称号。2024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暑期单日最高客流达3.5万人次。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全域融合”的宜居宜业新家园
台儿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刻把握“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要义,着力补齐短板、提升品质,推动城乡建设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城市更新提质增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系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0年以来,累计改造完成城镇老旧小区34个,改造总面积46.4082万平方米,重点解决管网老化、停车难、环境差、设施缺等问题,显著改善3643户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同步引导适宜物业服务入驻,做好物业管理长效机制,既是老旧小区改造的本质要求,也是助推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在老旧小区改造伊始便同步考虑引导物业服务入驻,因地制宜采取专业化物业服务、业主自治、国企物业托底管理等方式接管改造后的老旧小区。2020年以来,累计改造的34个老旧小区中,专业化物业入驻小区5个,业主自治14个,社区托底管理15个。另一方面,通过“红色物业”创建,让老旧小区改造及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团结凝聚社区居委会、网格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协同高效治理机制。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儿童助学、节庆活动等服务,不断延伸民生服务触角,使老旧小区环境设施得到有效管养的同时,营造共治共享良好氛围,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使老旧小区真正焕然新生。


住房保障坚实有力:规范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持续做好配租和管理工作。“十四五”期间,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6套,发放公共租赁补贴1037043.5元,有效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持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加强市场监测分析,促进供需基本平衡,五年来全区房地产成交总面积突破94.52万平方米。同时,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扫尾工作,顺利完成毛良片区二期项目、彭楼村改造项目、板桥村改造区域、西关三街项目住宅房屋安置工作,棚改安置项目实现全市率先清零,共安置居民1588户、安置住宅2804套,安置住房面积约33.17万平方米。通过棚改项目带动就业,促进居民就地就业增收,切实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构建全域宜居宜业新家园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借鉴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将其延伸至乡村地区,以提升农村整体面貌。通过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村庄清洁、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工作。具体成果显著:共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2004户,切实保障了困难家庭的住房安全;实施农村旱厕改造35357户,有效改善了卫生条件和居民健康;新增农村清洁取暖61606户,大幅提升了农民冬季取暖的舒适度。同时,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包括道路建设、供水供电、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的完善,显著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促进了资源均衡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

践行绿色理念,描绘“低碳智慧”的城市发展底色
积极落实“双碳”战略,将绿色、低碳、智慧理念贯穿城乡建设管理全过程。
绿色建筑全域引领:全面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节能强制性标准,通过全过程管控确保标准落实到位。重点推进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及单体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大型公共建筑,均须全面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发挥示范作用。全区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实现绿色建筑标准100%全覆盖,同时,大力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通过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培育产业基地、强化项目落地等措施,确保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3%以上,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绿色建材企业26家,以泉兴水泥、枣庄山水、创新山水、联合王晁4家骨干水泥企业为引领,培育联海装配式建材、三阳筑工等“工装一体化”装配式建筑企业,具备年产水泥1000万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及砌块50万立方米、两条年产15万立方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重点发展PC构件、ALC板材、节能门窗等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依托临港物流产业园区及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水运优势,加快推动绿色建材产业集聚发展。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道路新建与改造、公园绿地系统构建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广泛应用透水铺装(如人行道、广场)、下沉式绿地(兼具景观与雨水调蓄功能)、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等绿色技术体系,显著提升城市对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与净化能力,增强城市生态"呼吸"功能。"十四五"期间,全区累计新增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3.24平方公里,超出阶段目标要求,海绵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提升至6.31平方公里。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区已提前实现"海绵城市面积占建成区面积50%"的核心规划目标,城市韧性发展与绿色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

智慧住建赋能管理:积极推进“智慧住建”平台建设与应用。整合工程建设、公用事业等数据资源,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智慧工地监管、智慧燃热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2021年1月份台儿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不断探索创新建筑工地智慧化监管的模式,选取固定场所建立“智慧监管”平台,采用百兆光纤独享的专线作为平台支撑,实时掌握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和现场扬尘治理效果情况,并实现市、区相关部门之间视频资源的共享共用。通过视频执法与监督管理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施工现场可视化、全过程实时监控,实现工程建设领域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提升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水平;2025 年在2021年建成网上收费及客户维修服务系统、2023 年完成热力站远程监控系统与中控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供热智慧化功能升级,依托现有中控平台,实现各热力站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管网压力等核心运行参数的 24 小时不间断采集与动态展示,确保调度人员实时掌握管网运行状态,并针对部分典型热力站内安装自控装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微调管网水力参数,结合本年度运行数据,对远程自动化调控算法进行智慧化管理优化,进一步降低区域冷热不均现象发生频次。

聚焦精细治理,提升“以民为本”的城市管理温度
将精细化管理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下足“绣花”功夫,提升治理效能。
物业服务品质大幅提升:制定《关于加强全区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公共收益收支管理的通知》等引领性规范文件,全区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小区数75个,业委会组建率81.48%。通过深化“红色物业”建设,推动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发力,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居民的楼道杂物堆放、电动车违规充电、绿化管护缺失等痛点难点问题,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首位。狠抓建筑施工安全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重大风险源管控,推广智慧化安全监控手段。统筹考虑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情况,开展阶梯式监管,将水平一般及以下的项目明确为重点监管项目,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帮包;将水平良好的项目明确为次重点监管项目,由分管负责同志帮包;将安全水平较好的项目明确为一般监管项目,由科室负责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帮包。其中“‘哨源分级赋能监管 筑牢房屋质量安全‘无死角’防线’”成功入选山东省房屋建筑工程“提质筑安我先行”活动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做法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文推广。
继往开来谱新篇
台儿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生动实践,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鲁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缩影。从千年古城的精心守护到现代宜居环境的匠心营造,从城乡面貌的深刻蝶变到绿色智慧理念的深度融入,每一步都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面向未来,台儿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根本遵循,锚定“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总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人居环境质量和综合治理能力。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绘就“古城风韵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自然生态与城乡发展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贡献坚实的台儿庄住建力量!
供稿:台儿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鲁公网安备370400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