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学习贯彻中央及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丨枣庄高新区:聚焦宜居城市建设 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来自:枣庄高新区国土住建局 时间:2025-10-22 09:04:40

近年来,高新区国土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牵引,围绕主责主业,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宜居城市建设,持续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做好高新区住房品质提升大文章。

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高新

探索安置新模式取得突破。高新区创新推行“房票”安置方式,作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好房子”建设的重要举措,有效打通房地产库存去化通道,激发了市场活力。近五年来,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200万平方米,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24年以蒋庄村回迁安置项目为试点,成功安置236户,使用房票金额近3.5亿元。2025年计划扩大至354户,发放房票4.83亿元,实现政府、群众、企业三方共赢。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9个,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已建成回迁房3953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386套,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群住房需求,持续推进“好房子”供给,形成了多层次、全口径的住房供应体系。

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2025年高新区申请了兴城北部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这一民生工程将惠及蒋庄村(大连路以南)、石农石菜村、南山寨村3个自然村,涉及居民300户、1267人,总占地面积约30.88万平方米。该项目需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4.7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9亿元,计划建设安置房约900套。为充分保障村民选择权,项目创新采用“房票安置+货币化安置”相结合的模式,同步整合6036套优质房源供村民选购,切实满足不同家庭的居住需求。为确保拆迁安置工作规范、高效推进,高新区专门成立由区国土住建局、财政金融局、兴城街道联合组成的拆迁安置工作小组,全程负责改造区域的拆迁补偿、房源对接、手续办理等工作。目前,各项流程有序推进,力争以最快速度、最优服务让居民早日住进新家,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

积极推动危旧房改造。今年高新区共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户。由村、街道审核并聘请第三方鉴定公司对农户房屋进行专业鉴定,改造实施期间,多次组织街道工作人员前往农户家中,针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施工及施工材料等关键环节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待改造完成,经区、街、村及鉴定公司联合验收后,将上级补助资金按每户2.5万元的标准足额拨付至农户个人账户。

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高新

坚定不移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建筑行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建筑100%普及,2024年高新区辖区内城镇竣工建筑全部达到绿色标准,累计建成绿色建筑353.52万平方米,所有在建项目均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装配式建筑稳步推进,2024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41.2%,2025年占比达到100%。可再生能源应用持续深化,太阳能光热建筑累计应用面积达151.06万平方米,为降低单位GDP能耗作出积极贡献。

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高新

强化城市自然灾害防治。投资140万元全面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房屋建筑6.3万栋、市政道路99.68公里,数据质检合格率100%。下一步计划投资74万元启动数据更新工作,动态掌握风险底数,为城市安全运行和防灾减灾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不断提升城市韧性。

系统推进城市生态修复。高度重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整治,全力修复城市山体生态。“十四五”期间,高新区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5处,总修复面积346.95亩,已全部完成规划修复任务,累计修复面积23.13公顷。采取“生态重建”模式,有效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地形地貌和植被。截至2025年9月,累计修复图斑治理面积达29.9公顷,累计投入资金4897.2万元,其中地方配套资金4616.2万元,为城市公共空间提升提供了坚实生态保障,重塑绿色空间格局。

供稿:枣庄高新区国土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