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筑梦·共绘华章】枣庄高新区国土住建局:对标对表、实干苦干,推进住建事业取得新突破
2024年以来,枣庄高新区国土住建局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关怀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目标定位,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推进高品质现代化项目建设,着力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
抓项目、重创新,棚改让城市“蝶变”
按照计划有序推进蒋庄村二期项目、南石东村三期及井字峪项目建设施工,倒排工期,合理加快二次结构、装饰装修、设备安装及配套、管道及消防施工进程。做好蒋庄村一期项目、宏图河项目上房工作,并积极探索“房票”回迁安置工作,与市房地产开发和房屋征收服务中心共同到济宁鱼台、德州武城等地学习,详细了解外地房票安置工作经验,研究出台《“房票”回迁安置工作方案》《“房票”回迁安置工作办法》,抽调国土住建、财政、高新投、兴城街道等部门相关人员成立“高新区房票管理专班”;建立“房产超市”,摸底排查意愿,为确保“房票”制度稳步推进,我区以“大连路(蒋庄)拆迁项目”为试点,实施“房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回迁安置上房。共涉及拆迁群众236户、989人,在全市率先落地第一批“房票安置”。实现了房屋征收安置由先征收后安置向征收安置同步实施的巨大转变,由“人等房”向“房等人”的安置转变,完成了房地产存量房的优化工作,对保障群众权益、激活地产市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群众得安置、房企去库存、政府有收益的三方互利共赢局面。
抓产业、强培育,助力经济“腾飞”
组织建筑业企业参加建筑行业政银企对接会、企业家交流座谈会、建设工法培训会、优秀项目及优秀企业观摩会等活动十余次,强化企业创新驱动意识,推动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指导企业做好重点人群诚信建设、人才职称评定、技术人员质量安全专业培训等服务指导工作,强化企业“建筑工匠”的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意识。持续扩大“央地合作”,推动“以央带地”,鼓励企业进行联合提招标,截至目前我区联合体招投标金额50亿元,借助央企国企影响力带动本地企业外出施工,建立健全外出施工机关党委,做好党建统领工作。
通过“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企业走访、“枣庄发改-企业运行监测”等活动累计走访企业300余家次,宣传全市在金融支持、企业培育、科技创新、招才引智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盯紧一企一策帮扶及梯度培育,鼓励企业升级发展,增强地区吸引力,扩大企业基础库,增加行业发展潜力。2024年我区指导央企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智城建设发展(枣庄)有限公司办理二级资质,目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正进行审核,截至目前实现新升规纳统建筑业企业5家(八局鲁南、山东思文、弘译、众聚、祥缘),纳统企业共计62家,三季度实现建筑业总产值约18.18亿元,同比增幅7.3%,1-10月累计实现建安投资57.68亿元,同比增长4.2%,企业经营、项目建设持续向好。
2024年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完成40.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市级保交房项目4个,共1178套,全部完成化解,化解率100%;8个项目纳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获得银行授信额度16.55亿元,到位资金13.05亿元,资金到位率78.86%;对区内18个房地产项目(土地)开展帮包服务机制,深入项目一线,扎实做好帮包联络协调工作;完工绿色建筑面积50.84万平方米,全部为一星级建筑;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28.57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为42%。
重监管,争先进,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部门联合监管力度,组合通过重点监管、日常监管、计划监督、市局“三场联动”检查、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会同区安委会联合执法、会同区政法委联合督办等多种方式,指导、监督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合法合规,确保企业合规经营、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形成有力威慑。截至目前,清理清退僵尸企业1家,处罚项目1个,处罚案件2个。
加快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推荐企业争先创优,打造核心业绩优势。2024年,我区5个主体获得“提质筑安我先行”典型案例、扬尘防治典型案例、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和试点项目等争先创优荣誉〔盈园学校改扩建项目、蒋庄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二期);中建八局鲁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公司;中建二局欣达公司〕,推荐5个项目申报山东省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工程培育计划现已通过市级初评,企业竞争实力持续增强。
严落实,防风险,守住安全底线
高新区紧紧围绕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落实网格化监管,深入融入质量管理标准化、智慧建造、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形成“一网统筹”的治理格局,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确保“一张网”全覆盖、无死角。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持续健全“专家查隐患、企业抓整改、部门严执法”工作机制,形成多人、多岗、多元化同步管理,全面深入排查重大事故隐患,突出问题隐患整改闭环工作,不断提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承办全省住建系统2024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组织企业集中进行专题学习培训,并到辖区内云溪嘉园B区项目进行安全生产施工现场观摩,共计600余人次参加观摩,充分发挥标杆工地示范引领作用,有效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发挥智慧工地平台与质量安全管理融合治理作用,建立健全智慧化监测、预警和处置功能,构建“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机制和“四员、一专家”网格化协同排查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目前,辖区内正在建设三星级智慧工地3处、二星级智慧工地4处,开展智慧监管线上巡查9次,有效推动隐患处置整改闭合工作。
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开展“四个”专项整治,坚持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落地。突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检查,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累计检查出动人员260人次,聘请专家120人次,检查企业项目210家次,下达执法文书61份,转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行政处罚3件。
解难题、勇担当,全力推进道路建设
2024年年初完成大连路西延收尾工作,全线正式通车。全年又实施新建市政道路8条,欣兴路(宁波路至世纪大道)、复元三路(枣曹路至宁波路)、复元四路(大连路至湛江路)、深圳路(欣兴路至恒兴路)4条道路建成通车,新增道路总里程6.74公里,完成投资约7亿元。深圳路(恒兴路至复兴路)、兴教路(科技路至人和路)、人和路(黑龙江路至大连路)、复兴路(光明大道至世纪大道)4条道路正在积极推进建设,计划2025年完成建设任务。
强服务、解民忧,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加快推进小区充电车棚建设。积极开展“堵、疏、治”三管齐下工作模式,加大宣传教育、建立多元化智能充电车棚,以缴纳物业费补贴充电费用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小区居民规范化停放电动自行车。成立了由区国土住建局、消防大队、属地街道、社区为成员的充电车棚建设工作专班,深入小区开展走访调研。在充分了解居民停车充电诉求的基础上,召集物业、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等实地查看小区空置地情况并组织召开协商议事会,结合小区实际情况,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商讨论证符合消防标准、便民、安装地点、安装形式、配套设施及后期日常管理和维护等问题,按照“安全可靠、使用便捷、经济实惠”的原则,从选址、征求小区业主意见到开工建设、投入使用,每一个环节都全程接受小区业主的监督。2024年高新区共有22个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棚和充电设施设备建设,累计新增车棚180个、充电桩226个、充电端口3044个。
二是保障居民用电安全。完成投资2582.42万元,完成8个小区第一批供电改造任务。计划投资2076万元对东山华府一期、君悦府和五美佳墅3个小区进行枣庄市第二批住宅小区供电改造,力争年底全部完工。
三是持续做好供热保障工作。2024—2025年度高新区供热入网面积约530万㎡,实际供热面积约240万㎡,较上供暖季增加9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居民小区9个,居民小区增至61个。
三是推动“瓶改管”见成效。联合街道、燃气公司,多角度、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和改造工作,宣传“瓶改管”优势。在前期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确立了“先易后难、单位先行、因户施策”的工作原则,优先对单位食堂等易于实施的场所进行了改造,并全部顺利改造完成。对拟改造餐饮场所进行实地查勘,创新实施“同步查勘、同步设计、同步改造”的工作模式,全年共完成了207家餐饮场所的“瓶改管”改造任务。有效降低了餐饮行业的燃气安全风险,提升了区域整体的安全水平。
供稿:枣庄高新区国土住建局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