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镇化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召开
3月24日,全市城镇化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在市政大厦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副市长潘强,市政协副主席、枣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宗启,市政协副主席付廷安,市政府秘书长张鲁军,市长助理、市建委主任张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贺炳秋出席会议。各区(市)区(市)长、分管区(市)长,高新区分管主任,区(市)建设、规划、房管、建管、环卫、行政执法及乡镇、街办主要负责人,市政府有关部门、枣矿集团主要负责人,市建委及市城管行政执法系统部分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法制局局长许新泉主持。
会议通报了农村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全市城市和旅游景区及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滕州市、市中区和薛城区做了经验交流发言。潘强代表市政府与各区(市)政府、枣庄市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了《枣庄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目标责任书》。
陈伟在讲话中指出,打好城市建设这场战役,是我市夺取城市转型全面胜利的最后一战。城镇化是扩大消费、增加投资的最大引擎,是富裕农民的根本途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唯一出路。打好城市建设攻坚战,不仅能缩小城乡差距,拉动消费,还能够扩大投资,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各级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陈伟要求,要一鼓作气,努力夺取城市建设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一是规划要超前。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蓝图,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有科学性、刚性和权威性。城市建设的战略性规划和更新性规划是总的指导,土地规划、产业规划、商业规划、门户城市规划等,都要与这两个规划相衔接。二是建设要突出统筹。一方面,要统筹新老城区建设,既要加快新区开发,拉开城市建设的新框架,又要搞好老城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建设。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意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心城区,要坚持“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的思路。老城重点抓好长途汽车总站和公交总站的搬迁,编制三角花园周边商业化改造详规,搞好枣庄火车站周边区域改造等;新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城化发展,要抓好城市BRT建设运营,把运营模式设计好。关于老城改造,棚户区改造是老城改造的重中之重。各区(市)必须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实行成片、成块、成建制拆迁,不允许挑肥拣瘦,遇到困难绕着走。要学习滕州市的做法,抓紧时间拆迁,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要完善司法程序,坚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关于新区开发,市中区,要抓好西昌路以西4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向西滚动发展。薛城区,要把高铁车站南侧区域作为新区建设的重点,加快与新城对接发展。峄城区,要积极与市中新区对接发展。关于路网建设,尽快南拓西昌路至峄城,加快推进枣曹线改线以及东外环、北外环的升级改造。新城和薛城区实现东西战略对接,今年要打通黄河路、珠江路,形成“五马进京”的格局。三是搞好城市经营。要按照“控、拆、建、拍”的模式,搞好建设经营,做好盘活土地资源这篇文章。在改造道路、治理河道的同时,控制好周边土地,盘活存量资产。要提高标准,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对现有资源,要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品位和档次。四是搞好城市管理。老城要下放管理体制。要通过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好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要推行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联动机制,采取综合措施,有序调控疏导城市交通,方便市民出行。要加强出租车管理,要抓紧对主要旅游道路两侧及城区出入口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城市形象。
陈伟强调,打好城市建设攻坚战,关键要把握好三个字:谋、干、合。一要胸怀大局,有战略思维,提高谋的标准,达到一流目标。二要抓好落实,打好城市建设这场攻坚战,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三要同心同德,形成合力,为夺取城市建设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做出应有贡献。
潘强对我市城乡建设、城市和旅游景区及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六点意见。一要坚持与时俱进,在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上求突破。重点要创新城市规划理念、创新城市建设模式、创新城市经营机制、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二要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城区建设步伐。要明确发展方向,壮大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中心城要实施“北连、西扩、东拓、南展”的发展战略,加快新城与薛城及高新区、市中与峄城对接融合,推动中心城空间形态由分散型组团向紧凑型组团转变。加快推进旧小区二次供热管网改造,推行供热一体化工程;启动薛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加快燃气危旧管网改造,解决用气安全问题。改造北郊水厂,实施周村水库引水与地下水掺混工程,改善水质。加快BRT建设,确保五一前建成运营一、二号线。三要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乡住房建设与保障。棚户区改造方面,要健全工作机制,高起点编制城市更新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改造项目的修建性详规;搞好拆迁安置,有效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工程建设;要坚持市场运作,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争取更多的金融贷款;坚持规范运作,在拆迁补偿、回迁安置、资金使用、质量监管方面,做到阳光透明。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方面,加快编制实施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和农村集中连片住房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抓好“十百万”示范工程建设,突出抓好2-3个规划起点高、建设规模大、在全省叫得响的示范项目;把“农家乐”作为农房建设的特色内容,统一纳入农房建设规划,建成精品景点,带动旅游业发展;搞好土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收储出让。城中村改造方面,采取“市里管规划、区(市)负责改造”的模式,坚持统一规划,合理确定改造项目的设计和布局;充分调动街居的积极性,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改造;规范土地运作,严格“招拍挂”程序。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方面,年内新增和筹集廉租住房房源2210套,建设经济适用房30万平方米。同时抓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组织编制好2010-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7月底前向社会公布。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今年采暖期前完成25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四要启动“三城”申创工作,丰富城市生态文化内涵。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力争用2-3年时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启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组织编制《枣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启动旧城风貌整治保护工程,加快古城重建步伐。启动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申报,尽快提报今后两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计划,编制我市2010-2015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五要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尽快改善城市形象。突出治脏,制定道路保洁质量标准,促进道路养护规范化,道路随破随补;着力治乱,重点是整治经营秩序乱、交通秩序乱、广告秩序乱、施工秩序乱。六要建立工作推动机制,提高抓落实的效果。要建立评比竞赛机制、调度督导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