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视察棚户区改造工作

作者:liangchao 来自: 时间:2010-12-06 00:00:00

      11月17日至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家谊带领市人大城环委委员一行,对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了视察。副市长潘强,市长助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杰陪同。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市存在着大量的棚户区,亟待改造的棚户区占全省任务的42.9%。今年以来,我市在规划理念、运作模式、工作举措、推进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棚改拆迁实现了依法有序、和谐阳光。截至11月中旬,全市已实施拆迁42个棚改片区,完成拆迁面积374.7万平方米、27648户,占省政府下达任务的80%;已开工建设房屋24933套、314.8万平方米,其中安置房12004套、141.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3.3亿元。
      从汇报会议上获悉,为全力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推进城市转型,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指挥部下一步将着力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全力打好棚改攻坚战。一是正确处理“骨”与“肉”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切实算好每个项目地块“经济帐”,评估测算出每个项目的拆迁费用、建设成本、销售收入和利润,按照“骨肉搭配”原则,将地段较好、开发价值较大的棚户区,与开发利润空间小的项目实施“打捆”处理,实施成片、成建制开发,杜绝“吃肉留骨头”现象发生。同时,将配合有关部门和属地政府,积极对市中区西北部区域、市南工业区域和一些市直改制或破产原国有企业棚户区进行调研摸底,将上述棚户区纳入今后棚改计划,实行属地管理,实施统筹改造。二是正确处理“收”与“放”的关系。棚户区改造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准确把握推进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区两级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做到收放有度。进一步加大政府主导力度,提高政府主导开发的比例。继续深化完善棚改规划权上划工作,将区里规划审批权集中到市里,由市级规划部门进行统一审核、把关,切实提高规划水平和品位。全面上划开发商的选择权,通过对各区(市)参与棚改项目的开发商资质、实力、业绩等全方位审核,确保棚改项目有品位、上水平。同时,市里将下放工程建设管理权,将工程质量管理、文明安全施工等管理权下放到区(市),市里按照统一制定的考核方案强化督导考核,形成激励竞争机制。三是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目前,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由以拆为主转向既拆又建阶段。在推进中,既要防止片面求“快”,又要防止以“好”压“快”。在规划理念上,做到高品位、高水平,并体现出枣庄精神和特点。尽快组织研究编制百年历史街区(新中兴公司)和五十年近代工业历史街区(市南工业区)规划。提前谋划明年项目,完善各项审批手续,为下一步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已完成拆迁的项目,要尽快转入建设阶段,已开工的项目力争明年9月份之前实现封顶。
同时,在改造建设中,着力加强供水、供气、供热、道路等城市公共设施配套的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公用设施承载力。并将重点加强对各区(市)项目质量监管力度,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施工图审查制、工程建设监理制等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建设精品工程,让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四是正确处理“活”与“控”的关系。政府的有效调控,是市场化运作的核心和灵魂;高效灵活的市场是实现政府意图的有效途径。为激活市场,将进一步加大棚改招商力度,积极引导各方资本参与棚改运作,规范项目运作,杜绝暗箱操作,为参与棚改企业创造公平、公正、高效的服务环境。为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严格落实既定规划,杜绝出现擅自改变规划、降低开发标准的现象,真正实现由“图上规划”到“地上建筑”。同时,尽快出台《枣庄市棚户区改造、拆迁拆违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加强对区市工作的督导考核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棚改工作。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