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卢天锡:棚改政策宜稳定 消防审验管理需破解“两缺一超”问题

作者: 来自: 时间:2020-06-12 11:44:54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全国两会现场少了许多媒体的聚光灯,但跟往年一样,代表委员们依然饱含热情,积极履行职责,踊跃建言献策。5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现场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代表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形势客观全面,确定目标科学务实,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人大代表的职责就是反映人民关切,建言国计民生。所以今年我带来的建议主要集中在自己从事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有的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生投入的建议,有的是为加强机构改革后职责管理和工作保障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卢天锡在接受《中国建设报》采访时这样说道。诚如卢天锡所言,今年两会,他一共带着4份建议赴京。其中,《关于保持棚户区改造政策稳定的建议》《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两份建议分别聚焦民生改善和行业发展。


“棚改”政策宜稳定



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多轮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为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累计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4838万套,帮助1亿多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江西省更是近两年的“棚改大户”:2019年江西省棚户区改造开工29.3万套,列全国第一;2020年将开工改造棚户区20.42万套,继续列全国第一,截至4月底,已开工8.65万套,占目标任务的42.4%。目前,江西累计改造棚户区194.4万户,完成投资5551亿元,500万人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卢天锡告诉记者,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要发展工程,但因当前国家支持的政策不明朗、力度在下降等原因,多地在推动棚户区改造工作时都遇到了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改造存量较多,目前仍有不少群众居住在棚户区,群众改造意愿强烈。二是改造难度较大,现存的棚户区项目多是房屋密度大、改造成本高、权属复杂、难以实现资金平衡的‘硬骨头’项目。”卢天锡表示,资金压力较大也是突出问题。2019年以来,国家在逐步收紧棚户区改造政策,中央补助资金大幅减少。今年初,财政部印发通知,将2019年提前下达的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由500亿元调整为200亿元。其中,江西省补助资金就减少20.3亿元,减少近56%。

“有的地方力推棚改却因资金未落实而搁浅,有的地方由于已经启动前期工作,取消棚改又担心招致群众不满,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卢天锡表示,棚户区改造无论是对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还是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采取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等措施,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为此,他建议国家保持棚户区改造政策稳定,持续加大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

卢天锡认为,推动棚户区改造首先应保持中央财政支持政策稳定,他建议继续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持续稳步推进,并延续历年做法,不降低中央财政对棚户区改造资金的补助水平。同时,保持金融支持政策稳定,建议按照风险可控、市场化可持续方式,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增加棚户区改造信贷资金安排,向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贷款。卢天锡还建议给予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倾斜支持,将其纳入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领域,允许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用于项目资本金。对于地方上报的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需求,只要项目符合棚户区改造范围标准、能够收益平衡、债券需求测算合理,建议“应保尽保”。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