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访谈:创新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理念提升城市品味

作者:guoshemin 来自: 时间:2011-05-27 00:00:00

城建访谈:
  今年,全市棚户区改造转向拆建并举阶段。我市集中力量用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引领棚改实现民生改善、建设“幸福枣庄”的目标。日前,笔者就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方面有关问题采访了市棚改办负责人。

创新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理念提升城市品味

  问:棚户区改造是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城市转型城建攻坚战役成败,请问,我市在棚户区改造规划上总体定位是什么?
  答:我市在棚户区改造规划工作中,坚持以规划规范旧城改造、引领城市建设,抓住三年棚户区改造的契机,打破旧的城市格局,重新梳理城市肌理、调整空间布局、完善配套设施,让枣庄老城区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为此,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棚户区改造规划工作的通知》,高起点编制了城市更新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改造地块的容积率、绿地率、公建配套设施作出了明确规划和效益测算。目前,城市更新规划已通过市政府审查,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编制完毕。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市在棚户区改造规划工作中引入了哪些新理念?
  答:在棚户区改造规划理念上,我市坚持规划先行,把棚户区改造规划上升到城市转型和构建鲁南“门户城市”的高度,与建设低碳城市、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护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彰显城市建设的先进性、特色性。结合旧城改造,我市规划了千年运河古城历史街区、百年中兴矿区历史街区、五十年工业历史街区、枣庄市民老街历史街区,方便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档次和品位。同时,把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邻里中心、交易市场、文化创意园区等市场主体融入棚户区改造,激活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致富机会,让城市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
  问: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市棚户区改造在设计上形成了哪些特色?
  答:我市棚户区改造设计上注重打造城市风貌特色,体现地域和文化特点。在功能分布上考虑组团式布局,创造亲切宜人的居住环境。同时,建筑上注重细部处理,以提高建筑的识别性。在色调上回归自然,注重使用建筑材料的原色调,提高建筑颜色的亲和力和生命力;充分考虑枣庄地处南北过渡带,色调选择上结合地域现状,以青色偏白作为主色调。坚持交通优先,注重功能配套,以道路、水、电、暖、气、消防、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规划建设为重点,加快编制完善棚改地块控制性规划。坚持“三节一环保”原则,积极引导采用太阳能一体化、中水和雨水回收利用、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建设绿色、节能、环保、低碳社区。
  问:前段时间,陈伟市长察看了市中区棚改情况,并强调我市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进行项目规划设计。请问下一步我市将如何保障棚改项目规划设计的严格实施?
  答:今年,我市棚户区改造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把点、线、面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多样性、功能性,着力把握好交通优先、突出特色,功能配套,切实做到实施规划“不走样”。为加强规划监察考核,我市将成立棚户区改造规划督察工作小组,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建立规划实施跟踪管理台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遏制并严肃惩处擅自变更规划的行为。同时,加大棚改招商力度,按照“骨肉搭配”原则,实施“打捆”处理,成片、成建制开发,算好项目地块“经济帐”,完善规划、论证、包装和招商推介工作,选择有实力、品位高的开发商进行开发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切实保障棚户区改造工作高质、高效顺利推进,市棚改办建立完善了综合考评和问责机制,做到推进工作“不手软”,对完不成棚改任务的责任主体和负责人严肃问责。实行综合督查机制,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市级综合督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实行周调度,政府半月信息专报,内部月通报,季度媒体通报,半年新闻发布会通报,主动接受市民监督评价。通过棚户区改造,打好翻身仗,彻底改变城市形象。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