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城镇化进城的好途径

作者:枣庄日报评论员 来自:枣庄日报 时间:2010-06-30 00:00:00
提升城市功能 加快城镇化进城的好途径
——棚户区改造系列谈(中)
 
 
      众所周知,枣庄因煤而兴,有了枣庄煤矿才有了现在的枣庄市,才有了枣庄市的今天。一部枣庄市的发展史,到今天为止,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矿业发展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枣庄煤炭已有700年历史了。煤的发现,使这里一方水土的发展注定了自身特有的特色,煤的采掘给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的每一步发展都涂上了特殊的色彩。煤从数百米地下源源不断的走出地面,走向四方,也使枣庄从昔日的小城镇向四周延续、慢慢长大。但城市的长大仅仅体现在          人口和城市规模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人居质量、环境上还是小兄弟。庞大面积的棚户区如同一件华丽服装上的大补丁,使城市功能大大缩水。拆掉补丁织新衣,拆掉旧屋盖新房,是衡量一户人家生活有较大改观的象征。而我市投巨资正在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精神不打折扣。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亲民、爱民、护民、利民的务实作风。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促进城市转型、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市民带来更多实惠的高瞻远瞩。
      不可否认,我市545万平方米棚户区的存在,既是我市的历史性欠账,也是我市城市转型绕不过的坎。在当前我市实施城市转型战略中,发展煤化工、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业是“三大战役”,而棚户区改造又是城市建设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同时,棚户区土地利用率均低,据初步测算,通过棚户区改造,可提高建筑容积率2-3倍,可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价值,为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实施棚户区改造,不仅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还扩大了城市基础设施服务面,提升了城市功能,改善了生态环境,完善了结构合理、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实现了“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的城市建设目标,从而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实施棚户区改造,是改善城市面貌的最佳途径。大量的经验证明,棚户区改造能够调整城市的业态布局、梳理城市肌理、合理分配人口,它不仅把低矮残破的简陋房改建成高楼大厦,而且路、水、电、气、暖、环卫、绿化和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以配套完善,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同时引入邻里社区、生态低碳社区、城市记忆保护、功能协调、路网规划等新概念,能够最佳方案的调整空间布局,继而把枣庄的历史、文化、山水、生态紧密结合,形成枣庄独特的魅力。据专家测算,我市老城区通过棚改还将会形成东、西沙河两大生态景观带,优化3个功能片区(激活提升北部商业中心;配套、置换南部工业区;培育发展西部新区),整治和增加支路50条,人均公共绿地提高2.5平方米,让枣庄老城区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实施棚户区改造能增强城市吸引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棚户区改造,不仅使原来低矮简陋住宅占据的黄金地段被置换出来,代之以商场、宾馆、饭店、写字楼等设施,为繁荣发展服务业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和空间。而且增加了人流,优化了金融、信息、商务、会展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环境,也带动了都市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对建筑装饰用品消费也起到拉动作用。
      实施棚户区改造,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感情。棚户区居民大多数是城市原住民和产业工人,低收入群体聚集,他们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不少是住房和经济双困户。加之居住环境恶劣,居民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不文明,普遍生活信心不足。各种社会矛盾突出,不安定因素较多,是犯罪率、离婚率、失业率、自杀率的高发区,社会管理难度很大。安居方能乐业,“有恒产者有恒心”,通过棚户区改造,使城市治安环境得到较大提高,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