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切实加快棚改工作步伐

作者:penggaiban 来自: 时间:2010-07-23 00:00:00

整合力量   加大力度

市中区切实加快棚改工作步伐

      市中区委、区政府针对前一阶段棚改工作进展缓慢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整合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在完成邵庄、红星三区、国棉一厂一期等3个项目的拆迁工作的基础上,道南里、牛村、东龙头社区、振兴小区4个项目抓紧进行入户摸底核查,西沙河、利民、辛庄小区3个项目开始办理入户核查等拆迁手续;三角花园、肉联厂2个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前石碑(青檀小区)等4个项目与开发商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召开棚改工作联席会议

      6月12日,该区召开棚改工作联席会议。区委书记杜永光、区长朱国伟,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及棚改相关部门参加了会议。市棚改指挥部副总指挥、市房管局局长康宝奇,市规划局副局长李慧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康宝奇指出,一要加强对棚改工作人员的培训,尽快办理集体用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有关手续,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完拆迁许可手续;二是在办理棚改项目规划手续时,要交叉进行,加强与市规划局的对接;三是要对棚户区内没有土地手续、公房私住等特殊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补偿安置方案;四是要尽快完善中央、省城市棚改资金补助所需的各项文件和材料;五是市棚改办要为市中区的棚改工作积极搞好协调服务,更多的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朱国伟强调,一是要超常规办理棚改项目的各项手续,交叉、压茬进行;要加快推动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的工作;二是要抓紧办理道南里手续和回迁安置房的规划设计,对没有入户摸底的尽快完成;三是区政府拿出1亿资金用与道南里棚改项目,加快办理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各项资料;四是要抓紧对所有抽调人员进行培训,让棚改工作人员了解棚改意义,了解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拆迁程序等方面的知识;五是要按照市里棚改工作绿色通道的精神,结合市中区的实际,制定一套符合市中区实际的棚改绿色通道方案。

      杜永光要求,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要把棚改工作当作民心工程,当作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来对待,采取得力措施,力求有大的突破;二要加快推进道南里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进度,回迁安置方案尽快完成,土地手续加紧办理,规划审查、拆迁许可办理于月底全部完成;三要抓紧申请7个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的棚改项目,要选择4个棚改项目为载体,借助上级融资平台,积极争取棚改资金;对棚改面上工作要交叉、压茬进行,遇到问题要多方商谈;四要定期召开由国土、规划、金融、项目主体等单位参加的棚改联席会议,加强指导和调度。

举办棚改拆迁工作人员培训班

      6月13日,该区举办了棚户区改造工作拆迁培训班。区有关领导出席了培训班。

      培训班上,市开发办负责人向200余名抽调人员讲授了中央、省、市已出台的关于棚改区改造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对拆迁安置补偿标准进行了详细解释,并结合市中棚改工作实际,对拆迁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强调。

      培训结束时,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国伟对抽调人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强化大局意识,敢于承担重任。市委、市政府将棚户区改造列为头等民生工程,全区上下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精心谋划,积极推进,在最短时间内要取得一个新突破。二要集中力量,全力打好棚改户区改造攻坚战。全区棚户区改造工作规模大、难度大、要求高,要整合力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三要整体推进,压茬实施。要把道南里棚户区改造列为主要任务,对具体工作要压茬、交叉进行,我区棚改项目规划条件大部分已下达,要组织专题招商组,积极引进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四要健全工作机制,严肃工作纪律。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分析问题,研究措施,推进工作。被抽调人员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棚改拆迁工作中去,要加强各工作组的工作纪律和工作方法,加大问效、问廉、问责力度。

区委书记杜永光出席棚改抽调人员见面会

      6月14日,市中区委书记杜永光实地考察了西沙河、振兴小区等7个棚改项目。考察结束后,同所有棚改抽调人员见面,区有关领导出席了见面会。

      见面会上,杜永光要求,一要认真学习研究棚改政策和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每个被抽调人员要熟悉精通拆迁程序、奖励政策,要严格执行各项拆迁政策和补偿标准,对棚改拆迁中出现的特殊问题要集中研究,予以答复。二要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所有抽调人员要对区委、区政府负责,要对自己负责,严格遵守棚改工作纪律,坚守工作信息,做到步调一致、清正廉洁。三要有为民情怀,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在拆迁中,要带着感情做工作,对有情绪的被拆迁人要以说服教育为主,严禁粗话伤人,对特殊群体反映的问题个别研究。要让老百姓通过这次棚改,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四要及时掌握群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棚改工作既要加快进行,又要平稳推进,要注意谈话技巧,动用各种社会人力资源,做好宣传说服工作,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区别对待,避免上访行为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相关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