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燕山路棚户区改造首战告捷

作者:penggaiban 来自: 时间:2010-05-05 00:00:00
4月30日,薛城区燕山路棚户区拆迁总结表彰会召开,标志着燕山路棚户区拆迁工作圆满完成。该区历经46天,完成了1230多户居民、12家企事业单位、21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创造了拆迁工作的“薛城速度”。
燕山路是薛城区贯穿城区南北的一条主干道,长期以来没有打通,不仅严重阻碍了城市交通,而且周边区域建设杂乱无章、基础设施滞后、管理秩序混乱,给广大居民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严重影响了市驻地形象,被市委、市政府列入2010年棚户区改造重点之一。实施改造,既可有效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又能畅通城市交通、提升城市形象,不但城市经济得到繁荣,而且可以安排更多的城乡劳动力就业,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惠民工程、德政工程。
在拆迁过程中,该区区委、区政府严格按照拆迁法律法规和棚户区改造的有关政策组织实施,每项程序都依法进行、阳光操作,并且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拆迁工作得到广大居民的支持拥护。
拆迁前,该区先后组织开展两次调查摸底,站在被拆迁户的角度,借鉴周边地区拆迁安置补偿政策,按照“利民惠民”的原则,认真制定了符合实际、相对优惠的拆迁政策;在办理拆迁手续的同时,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专门研究部署,从区直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改造工程指挥部,认真开展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为拆迁实施做好充分的政策准备和组织准备。拆迁中,指挥部的同志夜以继日,靠前指挥,加强调度,及时掌握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先后召开各类调度会120余次。广大拆迁人员逐家逐户、不厌其烦地宣传解释政策,说干了喉咙、喊哑了嗓子,有的被居民拒之门外,有的被责难辱骂甚至恐吓,但没有一名同志后退;在拆迁的关键阶段,指挥部和各工作组的同志连续半个月工作到深夜,每天都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一名同志掉队。
安置补偿评估时,坚持惠民利民,标准就高不就低、就宽不就窄,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具体操作时,既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政策”,确保公平公正,又结合实际,对特殊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多角度、多层面地给予帮扶救助。据统计,燕山路棚户区采取货币补偿的居民,户均领取补偿金达64.5万元;有74户生活困难居民享受了城市低保,12户被安置到廉租房居住,128名60岁以上居民每人每月享有100元生活补助,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得到了绝大多数被拆迁居民的高度认可。
广大居民积极支持配合拆迁,在发放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顺序号前一天晚上,千余群众争相排队,仅三天时间,就有740多户被拆迁居民签订协议,有1048户居民在规定期限完成搬迁腾空。有的居民在规定期限之前就主动搬家腾空,等待签订协议。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特别是普通党员干部,带头支持拆迁,率先签协议、率先腾空房屋,影响和带动周边邻里配合拆迁,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燕山路棚户区拆迁工作的圆满完成,使该区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下步安置工程建设、回迁和其他棚户区拆迁改造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借鉴。该区主要领导表示,将继续发扬尽职尽责、忘我奉献、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拆迁精神”,一鼓作气,乘势而上,迅速启动安置工程建设,确保让居民如期回迁;工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实施,将这一区域打造成薛城的示范区、样板区。
 

相关文档 :